微信公众号
分享
[字体: ]
分享到:
分享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陶丽萍 ??时间:2018-03-29

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资源型城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地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转型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改变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国务院首次界定的262个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数量的30%,其矿产资源开发的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一倍左右。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能源与原材料支撑,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也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一些共同的瓶颈,可持续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1)矿竭城衰趋势。城市经济过度依赖资源和资源型主导产业支撑,随着资源总量减少,产业效益呈下降趋势。资源一旦枯竭,则矿竭城衰。(2)产业结构单一。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多数在60%70%,甚至80%以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普遍较低。资源型产业萎缩,接续替代产业能力不足。(3)就业问题突出。由于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就业渠道单一,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4)环境问题严重。矿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土地、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破坏力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5)综合竞争力弱。资源型城市由于后备资源不足,整体技术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粗放等诸多问题,综合竞争力相对较弱。(6)锁定效应明显。主要体现在资源产业的结构难以伴随着政策、技术、市场的发展而升级,包括技术锁定、结构锁定、功能锁定、认知锁定等,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二、政策红利助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我国已相继出台了多项重要文件和政策,此后各级政府加大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并取得明显成效。2001年,辽宁省阜新市被确定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200211月,十六大报告提出“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2003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明确提出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支持。2007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中,把加快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作为促进东北振兴的重大举措之一,指明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方向和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同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了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加大财政一般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等系列政策,并于2008年确定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又分别于2009年和2012年确定第二批32个、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在全国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其中69个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并将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明确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今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台《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国家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也于近日印发《关于落实资源税改革优惠政策若干事项的公告》。诸多政策红利将助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

三、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

1、市场与政府政策协调发挥作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撑和支持。要想解决资源长期开发中积累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必须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入手继续研究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多渠道筹集资金,拓宽资金渠道。在资源型城市转型时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帮助当地解决关闭企业、职工安置、社会保障等问题。所以国家必须在财力和政策上采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地筹措转型资金。具体优惠政策可以是用地优惠、融资优惠和税制优惠等,以此来拓宽资金渠道。

3、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一是逐步减少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主动退出那些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且没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改造传统产业,即对仍具竞争优势的传统资源产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三是拉伸资源型产业链条,围绕主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形成多元产业;四是植入新兴产业,在资源型产业之外发展既有国际市场前景又有本地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4、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必须高起点规划,强化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与形象的优化。应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对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以改善投资环境,同时达到吸引外来投资的目的。引进外资引进的不仅仅是资金,更为重要的是同时引进的先进技术、管理和理念以及增加就业的效果,这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

5、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广泛吸引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鼓励各类人才在生产科研一线创新创业,活跃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让创造性智力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为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强化对转岗和下岗职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市场技术知识水平以适应城市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