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分享
[字体: ]
分享到:
分享
专访单志广:部际协调机制下的智城创建之路
来源:信息化研究部 ??时间:2015-07-31

《中国城市报》访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专家单志广

  智慧城市试点如何搞?遇到的问题如何解?这是我国自2013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以来面临的最突出的共性问题,中国城市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的专家组成员、bet36在线开户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
  矫正认识精建智城
  中国城市报:您认为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单志广: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政府对智慧城市的本质内涵、发展路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认识严重不足,误把城市信息化或数字化等同于智慧城市全部。实际上,智慧城市是在信息化和数字化阶段完成之后向智慧化高级阶段迈进的过程,不可能大跃进式的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大约50%的城市声称要搞智慧城市,从全球来看,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仅处于中下游水平,显而易见,我国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明显存在过热的现象。对此,2014年8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走理性务实健康有序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
  中国城市报:您认为如何搞试点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单志广:首先,我认为智慧城市试点应注重全局资源统筹、条块衔接配合、信息融合共享。智慧城市试点不同于城镇化试点,其核心就是要按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着力打破部门割据和行业壁垒,推动城市范围内相关部门、行业、群体、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智能服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智慧化应用与服务往往需要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动配合,这不是在一个较低层级、较小范围、较窄领域开展试点所能实现的。
  第二,我认为智慧城市试点应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驱动,做好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城市决策者应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分析确立各领域发展的业务目标,最后考虑如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构建信息化系统进行支撑,避免一开始就技术导向、项目驱动。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属于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基于大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理论来做指导,现在很多城市是用小系统的思维做大系统的规划建设,不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效的真正发挥。
  倒逼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国城市报:您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中如何突破体制机制的障碍?
  单志广:体制机制既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不仅需要城市自身革新体制机制障碍,也需行业条管部门破除体制机制的藩篱。如智慧银川打破当地条块阻隔实现了大部制式的信息共享和智慧管理,但涉及上层的条块障碍依然割裂着各种信息的传导和办事效率的提升。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革新和相应的法制建设保障。
  向智慧城市群延展呼唤大格局
  中国城市报:目前进行的智慧城市试点是彼此孤立互不相连的,如何破解新的智慧城市孤岛现象,实现城市间的智慧互联互通?
  单志广:每个在建的智慧城市不能单打独斗、独善其身。现在国家倡导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这就要求从更大的格局上,开展智慧城市群和城市带的统筹规划和协同布局,推进城市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开展区域性的整体设计和协同联动,实现从局部最优扩展到全局最优。
  中国城市报:请介绍一下智慧城市部际协调机制在协调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单志广:为落实《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年年底由国家发改委牵头、25个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跨部门、跨行业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制定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配套政策;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组织各部门制定统一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和监督,避免政出多门和各自为政;协调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原文刊于《中国城市报》( 2015年07月27日 第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