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央行在货币市场连续调整政策工具利率,在1月和3月连续上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并在2月和3月连续上调逆回购利率,同时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也在2月全线上调。从幅度上看,每次央行上调这些政策工具利率基本上都在10个基点左右,使得短期利率上升平缓,但MLF、逆回购、SLF这几项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全线上行释放出的政策信号是明确的,就是货币政策已经从过于宽松向中性均衡转变,货币政策要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需要。
一、短期利率走高是去杠杆、防风险的需要
2016年国内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基本稳定,稳增长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央行采取了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随着经济逐渐企稳,特别是价格水平回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更多开始注重去杠杆和防风险。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政策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金融去杠杆首当其冲成为防风险的重要任务,为此推动利率走高成为去杠杆的重要手段。2017年两会上,国家已经公布经济增长目标为6.5%,显示出对经济增速下降的容忍度进一步提升,但对高杠杆、房地产泡沫等经济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随后全国各地就陆续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新政,显示出抑制资产泡沫、稳健去杠杆已经成为当前首要的调控目标。
金融去杠杆和抑制房地产泡沫等需要逐渐引导利率适当上行,改变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金融杠杆主要反映在银行同业业务扩张迅速,特别是银行同业存单发行数量井喷式增长,截至2017年2月23日,已有378家银行公布的2017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合计规模约14.41万亿元,这一数据比2016年全年同业存单发行总量13.25万亿还要多出1.16万亿,是2015年5.3万亿发行量的近3倍,可见同业业务扩张迅速,金融同业杠杆仍在上升。其中,中小银行是发行同业存单的主力,使得中小银行的同业负债占比自2010年以来一直不断上升,至2016年12月这一比例已达21.66%,银行同业去杠杆重点要加强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监管,防止资金在银行体系空转,上调利率将全面提高银行体系从央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去金融同业杠杆势在必行。而房地产市场方面,由于一线城市房价不断上涨,吸引了大批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导致房地产泡沫再度放大,地产投资热情高涨,货币政策需要通过提升短期市场利率,释放货币政策适度收紧的信号,引导房地产市场预期,以有利于抑制地产泡沫继续上升。
二、短期利率上行有利于稳定物价和汇率水平
2017年以来,国内物价水平继续上升,通货膨胀的风险逐渐加大。2017年1-2月,虽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但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3%,其中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整体上PPI上升势头迅猛,对CPI的上涨的压力需要重视。同时房地产价格上升带来的房租压力、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等因素都将继续推升通胀水平,需要货币政策及时向中性偏紧转变,稳定市场价格水平。
2017年以来,央行及时调整货币政策方向,也与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存在明显相关性。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强烈,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存在较大贬值压力,全年人民币贬值幅度超过6%,资金外流速度加快。为此,在美联储在2017年以来继续加息的情况下,需要人民币利率及时上行,以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并减轻资本流出的压力。在当前外贸顺差减少、外汇占款下降的情况下,维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这需要利率适当上行,保持人民币对美元稳定的正息差。当前全球经济复苏预期较好,各经济体都把防通胀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全球都面临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这是人民币利率适当上升的国际背景。
三、短期利率上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
央行通过提升MLF、逆回购、S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来引导短期利率上行,体现了央行较新的调控思路,在货币政策需要适当收紧的情况下,同时仍然面临稳增长的压力的情况下,央行没有采取直接提高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直接收紧流动性,有利于减轻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对贷款的传导机制仍不通畅,短期利率上行不会直接导致贷款利率的提升,从而对投资不会产生直接的抑制。同时,当前我国的利率水平是在宽松较低的水平向中性偏紧的水平转变,是对前期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调整,是利率水平向均衡正常水平的适当回归,还没有进入货币紧缩的水平区间,因此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不大。